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马心依 通讯员 周光然)双滦区滦河镇锚定“党建引领、三产融合、城乡联动、全域发展”路径,以设施完善筑基、产业培育强体、科技创新赋能,全力推进现代化和美乡村建设。
筑牢堡垒: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
依托“三会一课”与远程教育平台,滦河镇实现全镇278名党员全覆盖轮训。选派10名乡村振兴工作指导员驻村,组织84名能人、党员志愿者成立“乡村振兴服务团”,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16次实践活动。
通过“一规五双五票决”机制,严格把控政治、品格等“五大关口”。2024年,发展18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预备党员,储备37名后备力量,平均年龄28岁,本科以上学历占比87%。同时,确定15名村级人才并储备10名,夯实基层组织根基。
激活产业: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深挖资源潜力,滦河镇摸排80余亩闲置土地,西南营村和宫后村建成6个种植养殖大棚,宫后村嫁接珍珠油杏,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盘活闲置资产,建设酱菜、蚕茧茶加工厂,盘活厂房、楼宇,预计增收20万元;盘活东园子村5台闲置设备,与周边合作预计增收超5万元。
聚焦“专、精、特、新、优”,发展药用桑蚕产业,采用“政校研企”联合模式,建成5个项目,栽种2.6万余棵80余种桑树,购置1万个桑黄菌棒,产出优质中医药产品。引入5名硕博人才,开展10余次产业指导。同时,搭建科研对接平台,建设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培育2家科技型企业,招引4家企业。
构建“三联”共同体,各村发挥优势错位发展。西南营村育苗,酒店村和东园子村加工养殖,宫后村与民企合作发展装备制造与林下经济,滦河村发展食品加工与直播带货。
提质增效:夯实乡村振兴“硬根基”
开展环境整治,清理农村垃圾4000余立方米、杂物70余处,修建300余米出行道,更换10个井盖,解决排污、供水等难题。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创建80户美丽庭院,评选26个示范典型,西南营村获评全市“文明村”。
坚持“人防+技防”,清理河道垃圾、秸秆,推动企业技改,管控污染源,水质稳定达标。开展绿化行动,种植4000余棵油松、桧柏等树木花卉,建立线路、路灯维护机制,维修2000延长米老化线路,更换20余盏路灯。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开展15场政策宣讲、13次文化活动,覆盖400余人次。评选“好婆婆”“好儿媳”等模范典型,组建14支志愿队伍,开展10余场志愿服务,提升村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