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哥”名叫陈述,人勤话不多,是民一庭一名党员法官。“树哥”作为老党员,就爱与老百姓打成一片,针对民生纠纷案件经常扎在调解室跟群众唠家常,把法条变成大白话,让矛盾化解在笑声里。论起化解矛盾的本事,“树哥”真是把“接地气”玩出了新花样。
图为陈述帮群众调解纠纷。
加装电梯本来是惠民的好事,但由于低层业主容忍度不同,高层业主把低层两户业主告上了法庭。低层的老张梗着脖子说:“你们楼上合适了,但我家采光却受影响了!你们不解决,甭想安电梯。”楼上小王气不过,与老张嚷嚷起来,十几户业主跟着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变得紧张。“树哥”示意大家先别着急吵架,然后给老张倒了杯热茶,指着自己鬓角的白头发说:“老大哥,我看您应该比我岁数大,咱们得换下位置思考,楼上那些老大哥,大姐们为啥安电梯,那么贵,不就是为了出门方便吗。假如您住在高层,是不是也得安呢?大家都是邻居,互相照顾一下嘛。”见老张没吭声,“树哥”话锋一转,“小王你们高层的住户,针对老张提出的影响采光问题也考虑一下,电梯安上,正好遮挡老张后面的卧室一部分,不妨商量一下补偿的事,这样大家都满意,好事咱得好办!”在“树哥”的调解下,双方最终打开了心结,一方撤回了起诉,各业主一同有商有量地笑着出了门,看着他们的背影,“树哥”调侃地喊道:“大家伙慢点,回去好好说,别再来了哈!”
图为陈述帮群众调解纠纷。
再说说“树哥”办理涉老年人权益纠纷,那嘴皮子比居委会大妈还能唠。前一阵,村里发生了一起三兄弟诉八十多岁老太太土地使用权纠纷。三兄弟以老太太宅基地范围内有一部分其三人自留地为由,想要收回老太太占有使用的土地。由于换地已过去多年,现该地上已被老太太建上房屋,如果退还土地,势必影响老太太的居住和土地使用,社会效果不好。“树哥”打听到三兄弟中两人曾担任过村干部,便把三兄弟请来调解,“你们兄弟在村里也当过领导,估摸着也总是帮着老百姓解决家长里短的事,怎么到自己头上就遇事则迷了呢!我到过现场了,那块地又离你们家远,收回去你们也没用,何必与老太太置气!”见他们有些不好意思反驳,“树哥”给老太太打去了电话,用大白话给她和她儿子分析案情。“不管咋说,咱们是占了人家的地,虽有换地协议,但是又附了条件,需要补偿,人家提出来收回地没毛病。这样,老太太您也让让步,我也给那哥仨做做工作,别再争土地了,关于补偿问题与哥几个好好商量一下,这样大家都有里有面了!”
图为陈述帮群众调解纠纷。
“树哥”拿出了计算器,按争议的土地面积,根据同地块补偿标准,很快敲定了准确的补偿数额。最开始,双方对抗强烈,坚决不同意调解方案,“树哥”又跑到他们村里找基层组织协助。经过两个月的多次下乡调解,村“两委”干部配合树哥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老人取得了土地的使用权。“树哥”握着泪流满面的老人的手说道:“回去好好过日子吧”!
“树哥”手里握的是沉甸甸的法槌,口中讲的是街坊邻里的情理,心里装的是老百姓的冷暖。他人如其名,像大树一样扎根于群众之中,把法律的温度揉进了柴米油盐,于无声处化解纠纷,在烟火气里守护公平,让老百姓觉得,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那个能坐下来跟你好好唠嗑、帮你解决麻烦的“自家人”。(来源: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