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滦区陈栅子镇:党群联心抗洪抢险保家园
来源: 长城网  
2025-08-11 16:58: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陈志洋 通讯员白彦男)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汛情,双滦区陈栅子镇党委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援和群众转移安置工作,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彰显初心使命。​

  党委靠前指挥,筑牢生命防线。书记、镇长挂帅召集,15分钟内完成班子成员、全体机关干部集结,形成24小时驻守指挥体系。建立“半小时研判”机制,实时调度雨情、水情、险情,确保决策精准到点。推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驻守、村党员联户”三级责任制,班子成员直插10个行政村一线督战。依托村级党支部,就地组建10支党员突击队,明确“转移避险、巡河查险、应急处突”三位一体的防汛体系,通过应急广播、微信群、网格入户敲门行动“三渠道并发”,30分钟内将转移指令覆盖全镇。​

  党员冲锋在前,高效转移群众。全镇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广大党员挺身而出,组成“党员突击队”,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为目标,争分夺秒转移受威胁群众。​

  危难时刻彰显“陈栅子担当”:接到紧急报告,陈栅子村蔬菜种植大户王大爷因不舍大棚财产,洪水逼近时仍被困棚内,情况危急。镇党委书记、镇长立即带领该村党支部书记及党员突击队火速赶往现场。此时洪水已开始漫灌大棚区,部分棚体出现晃动。面对险情,党员们不顾个人安危,手挽手形成人墙,在洪峰到来前几分钟,奋力冲入棚区,成功将惊慌失措的王大爷安全救出。​

  抗汛硬仗打出“陈栅子速度”:南山根村地处滦河沿岸,是本次洪峰冲击的重灾区。镇党委精准预判风险,果断下达“三小时内必须全员安全转移”的刚性指令。书记、镇长亲自坐镇该村,党委副书记统筹调集全镇精锐党员力量,会同村“两委”干部、网格员,科学划分责任区,挨家挨户敲门、动员、帮扶。党员干部或背或扶老弱病残,或用简易舟艇转运物资和人员,争分夺秒与洪水赛跑。经过努力,仅用不到三小时,就将全村340户880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至预定安置点,创造了高效有序转移的“陈栅子速度”,展现了基层党组织强大的组织力、动员力和党员队伍过硬的执行力。​

  暖心服务传递“陈栅子温度”:在临时集中安置点,转移来的群众惊魂未定,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情绪波动较大。陈栅子镇纪委书记主动请缨,带领全镇女干部、党员志愿者迅速成立心理安抚与后勤保障工作组,及时供应热食、饮用水、被褥等物资300余套。她们耐心倾听群众诉说,轻声细语安抚惊恐的孩子,为焦急寻找失散亲人的老人及时联系确认家人安全。化育沟村李奶奶因身体条件差、受到洪水惊吓而瑟瑟发抖,党员志愿者立刻找来干爽衣物和热姜汤,并蹲下身为其搓热双手。了解到李奶奶因仓促转移未带常用药品,立即协调镇卫生院医生,详细登记需求,迅速调配送达。情绪平稳后,李奶奶拉着党员志愿者的手哽咽地说:“看到你们党员在身边,这心里就踏实多了!”党员干部细致入微的关怀,如同暖阳,驱散了群众心中的阴霾,让安置点充满温情与希望。​

  迅速启动重建,恢复生产生活。洪水退去,镇党委马不停蹄,将工作重心转向灾后恢复重建,以最快速度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持续深化为民服务。全面排查除隐患:洪水消退后24小时内,镇党委组织由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组成的联合排查组,对全镇受淹房屋、损坏的道路桥梁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鉴定,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及时张贴警示标识、安排专人值守,严防次生灾害。清淤消杀净环境:迅速动员党员干部、志愿者、环卫工人共计500余人次,调配铲车、运输车等大型机械20余台,对主要道路、公共场所、受灾农户庭院进行彻底清淤。同时,组织消杀队伍,对水淹区域特别是供水设施开展全覆盖防疫消杀,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恢复生产保民生:镇党委积极协调农业、水务、交通、电力等部门力量,成立多支党员技术服务队和抢修突击队。指导农户开展生产自救,修复受损蔬菜大棚,疏通农田沟渠,全力抢修受损道路,48小时内基本恢复供电、供水及通信,保障民生、稳定生产。精准帮扶暖民心:精准核实上报灾情,建立受灾台账。及时下拨救灾物资和应急资金,优先保障受灾严重户、低保户、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走访慰问受灾群众,解决房屋修缮、生活物资短缺等实际困难200余件,传递党委的关怀与温暖。​

  此次抗击汛情,陈栅子镇党委始终以人民为中心,靠前指挥、科学部署,成为风雨中的“主心骨”;广大党员干部在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成为群众信赖的“守护者”。从紧急转移到灾后重建,党旗始终在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第一线高高飘扬。截至目前,共安全转移群众783户2018人。

关键词
安全 党员 抗洪
责任编辑:马心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