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王东岭 张环峰)9月1日,秋阳洒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唤起乡四十二号村德胜沟的青山间。在该村的农村供水水质提升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弯腰砌筑蓄水池,水泥砂浆的搅拌声、砖块的敲击声,交织成村民们期待的“幸福序曲”。
“以前家里吃水困难,冬天管子还容易冻住。现在看着工人挖沟、铺管、建井房,自来水马上就要通到家门口,以后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站在施工现场外围,村民郝利明细数饮水条件的变化,眼角满是喜悦之情。
饮水安全是民生之基,更是保障农村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一直以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始终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持续完善供水工程设施、强化水源地生态保护、健全水质监测机制等举措,一步步推动农村供水水质提质升级,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让健康水、安全水、放心水流进千家万户的水缸。
今年,为进一步补齐农村供水短板,该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投资1043.4万元实施2025年农村供水水质提升项目。项目覆盖9个乡镇、11个行政村,建成后将直接惠及1045户3011人,其中包括248户脱贫户705人。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各施工点已全面开工,计划于2025年12月底全部完工,届时将为项目区群众构建起“源头可控、输送安全、水质达标”的供水保障体系。
围绕供水设施短板弱项,该项目精准规划建设任务,从“源头保障、存储输送、管网优化”三个环节发力:在水源供给上,新打机井8眼、新建大口井1眼,确保水源稳定充足;在存储与输送能力提升上,配套安装水泵及相关设备9套,新建井房8间、蓄水池10座,让水资源 “存得住、送得出”;在管网优化上,新修消防闸阀井11座、闸阀井30座、水表井164座,铺设供水管路97128米,通过完善管网系统,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区群众的供水水质问题,让每一户都能用上“放心水”。强化农村供水工程水质自检巡检;健全县乡村级农村供水应急预案,加强维修抢险队伍建设,及时补充储备应急供水车辆和设备物资;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改造,大幅提升农村供水工程管护能力。
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网络,还将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该项目将发挥积极作用,为围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坚实的民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