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隋延华)近日,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创新实施“非遗+学前”教育模式,通过系统性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园教育,丰富了学前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为传统文化的早期启蒙提供了有益实践。
图为活动现场。
针对非遗传承与幼儿教育融合的普遍难点,丰宁对满族剪纸、布糊画等多项非遗项目进行了教育化改造。通过将传统技艺简化为适合幼儿的阶梯式教学内容,并开发配套教学资源包,显著提升了非遗在学前教育阶段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项目实施以来,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激发文化兴趣方面显现出积极效果。不少幼儿展现出对非遗的浓厚兴趣,部分作品在各类展示活动中获得好评。孩子们在体验中增进了对本土文化的感知,家庭教育环节的文化互动也有所增加。
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县域内进行推广,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也取得初步进展,逐步扩大覆盖范围。通过组织专项培训、建立支持体系,基层教师开展非遗教学的能力得到一定提升。这一模式还产生了区域性影响,县外隆化存瑞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也已借鉴并推广相关经验。
图为活动现场。
未来,丰宁将继续完善教学体系,并计划建设线上资源共享平台,探索非遗与其他领域的融合,进一步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