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你知道吗,每10万吨马铃薯,才能产出1万吨优级马铃薯淀粉。”
画外音:“剩下的9万吨哪儿去了?”
员工:“6.5万吨马铃薯薯汁废水。”
员工:“2.5万吨薯渣。”
记者:“那这么多的废料怎么办?我今天就来到了全国马铃薯产业链最全的企业——承德泓辉双合淀粉有限公司,听说他们新研究了一项技术,可以解决这个大难题。咱们去看看。”
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作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65万至75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约35亿元,是名副其实的“金豆豆”。但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如何处理淀粉加工产生的大量薯渣、薯汁等副产品成了棘手难题。
为此,承德泓辉在县政府的支持下,联动国内顶尖农业科研院校,成立泓辉马铃薯全产业链研究院,开始了一场针对薯渣、薯汁的“资源革命”。经过数十次试验,最终研发出“薯渣—宠物饲料”“薯汁—植物蛋白”两条特色转化生产线。
从淀粉生产线排出的薯渣,先经高效脱水设备去除70%以上水分,再按比例添加益生菌、钙磷等营养成分,经过低温制粒后,成为符合欧盟标准的宠物饲料。而原本需处理排放的加工薯汁,通过膜分离技术层层过滤,可提取出纯度达90%以上的可溶性植物蛋白粉。你可别小看这些蛋白,它不仅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还能作为保健品原料。
承德泓辉双合淀粉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臣:“我们两条特色生产线从今年8月开工投产,预计年可提取马铃薯蛋白4000吨、薯渣8000吨。让我们生产中的废水不但达标排放,还实现了变废为宝,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把废料变成“香饽饽”,把产业链上的“断点”连成“闭环”,你看这思路打开了,围场马铃薯就能牵头“破局”,带着薯农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