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陈志洋 通讯员 付显兴)7月下旬,汛情席卷滦平县火斗山镇火斗山村,村内8个自然村不同程度受灾,房屋开裂、道路冲毁、堤坝塌陷,往日安宁的村庄一度陷入困境。危急时刻,由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住建局联合组建的帮扶工作队迅速入驻,带着责任与担当,全力推进火斗山村灾后重建工作。
“汛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选派精干力量组建帮扶工作队,就是要把灾后重建这件民生大事办实办好。”滦平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建伟在谈及工作队组建初衷时表示,“从方案制定到任务落地,我们始终要求队员沉下身子、扎根村里,把村民的需求当作首要目标,确保重建工作不跑偏、不走样。”
工作队入驻后,首要任务便是摸清受灾底数。队员们与包村干部、村干部一道,逐户走访排查,详细掌握各村受灾情况与重建需求。“当时村里主干道坑洼难行,不少村民家的房子裂了缝,大家心里都特别着急。”包村领导田东超回忆道,“我们连夜开会梳理问题,很快制定出《火斗山村恢复重建工作方案》,还细化了任务清单,谁负责危房改造、谁对接基础设施修复,都划分得清清楚楚。”
住房安全是村民最牵挂的事。此次汛情中,村里65户人家的房屋成为危房,看着开裂的墙体,不少村民犯了愁。工作队与村干部逐户上门走访,踩着泥泞的道路、查看受损的墙体,一边向村民细致讲解危房改造政策,一边耐心询问家庭实际难处,同时积极安抚大家的情绪。尤其针对D级危房户,队员们更是格外上心,根据每户具体情况,多次与亲属沟通协调,最终帮助这些家庭全部落实了临时住处,彻底解决了村民过冬的后顾之忧。目前,20户B、C级危房已修缮一新,1户D级危房已完成推倒重建,看着渐渐成型的新房,村民们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基础设施恢复同样刻不容缓。面对主干道排水沟堵塞、防汛物资短缺等问题,工作队充分发挥资源对接优势,迅速协调到1台钩机,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3千米主干道排水沟的清淤工作,还对东沟村50米长的主干道进行了清理平整。与此同时,工作队主动对接水务、发改等部门,积极争取防汛物资支持,成功申请到雨衣、雨鞋各25套,手电筒25个,编织袋5000个,有效充实了村级防汛物资储备。
在工作队的带动下,村民们也主动参与到重建工作中。钩机、铲车齐上阵,30多人次轮流作业,不仅清理了太平庄、三道沟片区主干道和主河道内的淤泥,还临时抢修好了受损的漫水桥,保障了村民基本通行;之后又连续3天,对过水住户、公共设施及养殖场地开展全面消毒消杀,牢牢守住了村民的健康防线。
眼下,火斗山村的重建工作仍在稳步推进。帮扶工作队正对照任务清单,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各项工作。队员们表示,将抓紧每一分时间,全力重建受损家园,让火斗山村早日恢复往日活力,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