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围场:实施“多员合一”治理模式 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来源: 长城网  
2025-09-22 11:07:11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王东岭 于树军)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新地镇六家村,第三网格区的田间地头与公路沿线一派忙碌景象——网格长王树齐正带领沈桂芬、纪桂荣等网格员,有条不紊地开展杂草清理工作。这生动的劳动场景,正是六家村创新推行“多员合一”基层治理模式的缩影。为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能力,破解以往护林员、扶贫专岗、河湖管理员、光伏公益岗“各自为战”的管理难题,新地镇以六家村作为试点,探索出一条资源整合、协同高效的治理新路径。

  整合资源破难题,“多员合一”建体系。以往,村级公益性岗位存在职责交叉、资源分散、管理效率低等问题,难以形成基层治理合力。为改变这一现状,六家村聚焦护林防火、河湖管护、人居环境整治、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核心任务,将辖区内现有护林员(含生态护林员)、扶贫专岗人员、河湖管理员、光伏公益岗人员等 4 类公益性岗位进行整合,统一纳入 “村综合网格员”岗位管理,构建“统一管理、协同作业”的工作模式。通过“职责不减、管理更畅、效率更高”的运行机制,让原本分散的岗位力量拧成 “一股绳”,切实提升村级治理质效。

图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新地镇六家村开展杂草清理工作。

  科学划分网格,权责清晰明任务。六家村按照“就近、便捷、高效”原则,结合行政村自然营子的人口规模与地域面积,将全村30名综合网格员科学划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人数配置合理、功能覆盖全面,既能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又能快速响应突发任务,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及时上报”的治理目标。在职责分工上,网格长与网格员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网格长牵头统筹,负责组织网格员按时上岗,做好出勤登记,并及时上报村委会;同时监督网格员完成网格区域内工作任务,巡查区域内存在的问题,牵头组织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网格员精准履职,承担多领域工作职责,在林业防火方面,协助管理野外用火、消除火灾隐患、制止林区违规用火,防火期坚守进山路口与防火检查点巡护,并定期参与“七清七排查”;在河道管护方面,巡查河道险工险段,做好责任区域内岸上岸下垃圾清理与清运;在环境卫生管护方面,清理主干道路面及两侧排水沟、绿化带垃圾,清除林间田间农业废弃物与树枝缠绕物,清理河道漂浮物,应对道路积雪淤泥,维护垃圾桶规范摆放,并宣传引导垃圾入桶,监督建筑垃圾与牲畜粪便定点存放;在结对帮扶方面,定期走访特殊家庭、宣传帮扶政策、协助整理房屋与清运垃圾,同时按时参与镇、村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实现“一岗多责、一专多能”。

图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新地镇六家村开展杂草清理工作。

  强化领导压责任,凝聚合力促实效。为保障“多员合一”模式有序推进,新地镇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试点村党支部书记任副组长,各相关站口工作人员、试点村村干部为组员,形成“镇统筹、村落实”的组织架构。试点村具体负责4类村级工作人员的岗位设定、网格划分与日常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镇党委则将现有包村体系与“多员合一”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从“分散管理”向“协同高效”升级。

  如今,六家村通过“多员合一”模式,不仅盘活了村级公益性岗位资源,更让基层治理力量精准下沉到网格、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治理动能。

关键词
治理 管理 帮扶
责任编辑:陈志洋
TOP